
今日(2月14日),《车壹圈》从相关渠道获悉,上汽荣威将在3月1日正式上调自身新能源产品的价格,具体上幅度将在当日公布。其实因为芯片短缺、电池成本变高等原因,已经有不少品牌都对自身车型的价格进行了上调,比亚迪、五菱、零跑、小鹏等都在其中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今年买车或许将变得更加“困难”。
各新能源车型纷纷上调价格

其实除了荣威外,各品牌在去年年底就开始了对车型的涨价。2021年12月28日,零跑汽车就针对零跑T03 售价进行了上调,2022款车型售价6.89-8.49万元,对比2021款车型5.98-9.98万元的售价,最低配车型涨价了8000元。此外,同为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也在今年1月11日调整了多款车型的价格,小鹏P7全系上涨4300-5900元、小鹏P5全系上涨4800-5400元、小鹏G3i全系上涨4800-5400元。

在传统车企领域,也有我们熟悉的新能源车型涨价。1月21,比亚迪就宣布其王朝、海洋系列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将上调1000-7000元不等。五菱宏光也在2月7日表示五菱NanoEV全系价格上涨,调整后的售价区间为5.28-6.28万元,相比涨价前售价上调了3000元。就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,新能源车型价格上涨已成为常态,未来势必还会有更多的新能源车型将涨价。
芯片、电池成本成主要压力

在各个品牌发布的涨价通知中,原材料价格上涨、全球芯片短缺、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是导致车型涨价的主要原因。但就实际情况来看,全球芯片持续短缺、电池原材料涨价上市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。虽然今年国家新能源补贴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了30%,减少了对车企的补贴。但国家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一直以来都是在逐步退坡的,所以今年的补贴退坡是车企可以提前预见的,在车型定价之初就能提前考虑到。

相较于补贴退坡,全球芯片持续短缺、电池原材料涨价才是新能源车型最主要的原因。芯片短缺是目前全球车企所共同面对面的难题,特别是对于销量不错的车企而言,去年大众、丰田等车企都出现了订单积压,甚至还有工厂暂时停产的尴尬情况。而相较于普通燃油车型,对各类芯片更为依赖的新能源车型则更受影响。虽然当下五菱、比亚迪、零跑等车企都宣布将自研芯片,但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弥补芯片的巨大空缺。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,新能源车型依旧会因为缺芯而影响车价和交付时间。

除了一直以来的芯片短缺问题,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是各新能源集中涨价的主要原因。作为纯电动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,电池成本很大程度影响了车辆最终的价格。随着近几年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销量猛增,飞速带动了电池的需求增长,在简单的供求关系下,电池中关键金属的价格也在飙升。

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,2020年1月初到2022年1月,电池级钴、硫酸镍、碳酸锂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19%、55%和569%。而以三元材料电池为例,锂、钴、镍等金属元素的正极材料成本占据了电池材料成本的近50%。所以在电池关键金属价格纷纷暴涨的情况下,电池制造成本的提升自然让车型造价提升。
消费者今年买车将更难?

在《车壹圈》看来: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,去年不少车型在国内都出现了终端加价、交付时间大幅度变长等情况下。而在芯片持续短缺的情况下,今年消费者也将遇到相同的情况,而且在各车型纷纷宣布涨价后,消费者在终端购车的价格也将明显提升。在购车时间和资金成本都增加的情况下,消费者今年买车也的确将更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