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随着春节长假逐渐远去,国内车市在逐渐恢复常态之同时也明显呈现回暖走势。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:3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4万辆,同比增长14.4%,环比大增40.2%;今年1-3月,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达512.7万辆,同比增长6%。

按车型大类划分,3月SUV零售销量为94.8万辆,同比增长16.5%,环比大增44.1%;今年1-3月,SUV累计零售销量达250.1万辆,同比增长4.7%。细看当月的SUV销量排行榜,燃油车仍然延续着今年以来较为强势的表现。接下来,圈哥就带大家去探究一番——
2万+阵营:新能源车占绝对优势
虽说燃油车在近几个月颇有“反攻”苗头,但明显呈现“头部效应”的新能源SUV仍然在3月榜单上呈领跑之势。当月销量超2万辆的车型共有四款,其中三款均为新能源产品。

其中,习惯性“季末走量”的特斯拉Model Y终于夺回了已失去两个月的榜首位置,近4.82万辆的表现堪称一骑绝尘。此外,比亚迪旗下的宋Pro DM和元PLUS这两款紧凑型SUV的销量均恰到好处跃过2万辆大关,并以2.08万辆和2.02万辆的成绩分列第3、4位。

作为3月销量突破2万辆大关的唯一一款燃油SUV,之前两个月蝉联榜首的吉利星越L此番虽然退居次席,其2.38万辆的成绩也足够亮眼。综合来看,新能源车型在当月SUV销量排行榜的领跑阵营仍占据明显优势,且集中出自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全球新能源车巨头。
燃油车群雄纷争,占据榜单十席
从3月榜单第五位开始,我们似乎就进入了“燃油车地带”。除了分列第8、9位的理想L6和比亚迪元UP之外,其余九款产品均为燃油SUV。纵观当月榜单Top15车型,以吉利星越L为首的燃油SUV占据了多达十席,好一个群雄纷争、倚多为胜!

具体来看,上述十款燃油SUV中仅有三款车型出自中国品牌旗下,分别为吉利星越L和排名第7位的长安CS75PLUS、第14位的瑞虎8。其中,前者3月销量近1.76万辆,环比大增39.18%;后者当月销量近1.51万辆,环比增长率则达到了42.03%,增速更胜一筹。

与此同时,合资品牌旗下上榜车型则多达七款,在Top15中的整体占比已近乎“半壁江山”。其中,一汽丰田表现最为出色,卡罗拉锐放、RAV4荣放的月销量均为1.84万辆上下,高居榜单第5、6位;即使是排名末席的上汽大众途观L,当月销量也超过了1.44万辆。
日系、德系坚挺,力助合资品牌
如前所述,合资品牌燃油SUV的3月成绩单堪称出色。毕竟,“中国品牌在SUV领域足够强势”这一习惯性认知几乎已根深蒂固。现在,多达七款合资品牌车型跻身当月销量排行榜Top15的事实却与此大相径庭——是中国品牌表现有所下滑?还是合资品牌正大举反攻?

细细分析,后者近来的不俗表现其实完全源于日系、德系车型的坚挺。除了前文提及的卡罗拉锐放和RAV4荣放之外,来自广汽丰田的锋兰达也凭借1.67万辆之成绩位居位居3月榜单第10位,紧随其后者则是当月销量超1.65万辆的本田CR-V——又一棵“常青树”。

日系有“丰田三叉戟”+“本田常青树”,在中国车市根基同样深厚的德系品牌自然也不遑多让。除了探岳和途观L这对大众兄弟以1.53万辆、1.44万辆的成绩分列第13、15位外,排名第12位的奔驰GLC亦售出近1.65万辆,更是当月榜单中唯一的豪华品牌车型。

《车壹圈》观点:细看3月的SUV销量排行榜,除了特斯拉一骑绝尘、比亚迪和吉利均表现不俗外,从榜单第5位的卡罗拉锐放到第15位的途观L,多达11款车型的销量差距却仅仅只有3980辆——如此之高的“密度”,是否已预示着4月的市场争夺将会更加激烈?